网站首页 > 故事汇 > 读书文化 >

河南成全国唯一同时成功“双申遗”省份(2)

[摘要]大运河具有良好的真实性。承载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要素在外形和设计、材料和实体、位置和布局方面具备较好的真实性,所有仍具备实用功能的遗产要素具备用途和功能的真实性。大运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,在精神和感觉...

大运河具有良好的真实性。承载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要素在外形和设计、材料和实体、位置和布局方面具备较好的真实性,所有仍具备实用功能的遗产要素具备用途和功能的真实性。大运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,在精神和感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真实性。

“后申遗”时代,河南怎么做?

“双申遗”成功,对河南省有什么重要意义?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专家,听他们谈谈“后申遗”时代——

8年努力终成功,河南又添两张世界文化名片

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:8年努力,终于成功,河南又添了两张世界文化名片,值得庆贺。大运河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都有河南,不仅如此,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洛阳,大运河的西部起点也在洛阳,洛阳成为沟通东西南北水旱两路的转运中心,足以证明中原在中国古代交通、经济发展、文化交流上的影响力,彰显了河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。(记者张体义)

有利于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

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表示,“此次申遗成功,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三个增至五个,为我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更多抓手。”同时,提高了我省的知名度,我省应加强对文化的重视,在开发过程中注意遗址文物的保护。(记者牛洁)

发挥世界文化遗产龙头作用

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、研究员徐金星说,现在洛阳市共有6个世界文化遗产点,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,这6个“重量级”的景点应该发挥龙头作用,形成合力。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卫绍生持相同观点,他说,洛阳旅游文化丰厚,但龙头性景点较少,此次双申遗成功也许是个契机。“洛阳可以以此为切入点,整合旅游资源。”

一座城市两处申遗 洛阳为啥能成为全国唯一

作为全国唯一“双申遗”城市,昨夜的洛阳城里几多失眠。作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交汇点,地理位置重要,历史和现实意义重大,但同时要承担的保护工作更为繁重,背负的压力更加重大。“申遗只是过程,保护才是长远目标。”申遗成功后,洛阳市文物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。

“申遗只是过程,保护才是长远目标”

“双申遗”,洛阳曾“压力山大”

“3月初正式列入名录,根据国家申遗工作总体安排,首批遗产点的文物保护、环境整治、展示、监测、安全消防等工程必须在6月30日前全部完成,因为可能7、8月份就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现场评估考察。”洛阳市文物局大遗址办主任王阁回忆说,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参与双申遗的城市,大运河申遗与丝绸之路申遗同步进行,时间紧、任务重,洛阳的压力尤其明显。

“就像变魔术一样,一夜之间,遗址上的建筑可能就拆除完成了。”提起去年准备迎接专家的那段日子,汉魏洛阳故城负责人表示,很累,很辛苦,但很有劲。汉魏故城已经埋在地底千年,上面有不少现代建筑,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保护要求,我们需要拆除一些不和谐建筑,最热的天气里,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,不断到附近村子里宣传申遗知识,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。“压力山大,连着好几个月没有休息,不仅文物系统,全市很多部门都在积极配合申遗做工作。”

化压力为动力,大运河保护“有法可依”

有了压力咋办?“抓紧干呗,干了才知道潜力有多大。”一名参与申报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2012年,洛阳市正式颁布了《洛阳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(2011-2030)》、批准公布《洛阳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》,让大运河保护“有法可依”。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,按照文本编制要求,尽最大可能收集、整理相关基础资料,保证了大运河、丝绸之路申遗文本编制的按时完成。

此外,依托洛河北岸的清代建筑群洛阳山陕会馆,通过对其改造提升,将其打造成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,以全面展示洛阳大运河遗产,目前,已免费对外开放。

让更多市民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

“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,作为隋唐运河中心,申遗工作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大工程,也是整个洛阳城市发展的大事,但申遗只是过程和手段,保护才是我们的长远目标。”申遗成功后,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余杰表示,洛阳作为参与两个申遗项目的城市,已经郑重向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承诺,要科学保护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,同时也要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,采用创新的、科学的手段,“盘活”资源,让更多老百姓可以了解到这些文化资源,享受到文化资源带来的快乐。

“十二五”期间,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,同时,汉魏故城内城(洛河北)正式纳入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,汉魏故城由此踏上了借力发展的破冰之旅。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,加强指导,严密组织,科学论证,精心设计,连年获得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,使汉魏故城大遗址保护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。

余杰表示,未来,洛阳将采取一系列减免优惠措施,让更多市民走进遗址点,近距离感受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

豫都网微信

《河南成全国唯一同时成功“双申遗”省份(2)》河南新闻-豫都网提供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uduxx.com/gsh/dswh/36004.html,谢谢合作!

[责任编辑:admin]

我要评论

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
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、未经豫都网(以下简称本网)许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。

2、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,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。

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>>

返回豫都网首页
版权所有: 豫都网 Copyright(c) 2010-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.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
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来信通知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!邮箱:admin@yuduxx.com
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
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