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都网 > 新闻频道 > 经济观察 >

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确山县西王楼的笑声

[摘要]▲5月22日,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小学的孩子们在新建餐厅里吃热腾腾的午餐。⑨6本报记者王铮摄 ?西王楼村小学教师的旧住房。⑨6本报资料图片 □本报记者李英华李运海 5月22日,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绿竹猗猗,竹影婆娑,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。 66岁的王文河老...

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确山县西王楼的笑声

  ▲5月22日,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小学的孩子们在新建餐厅里吃热腾腾的午餐。⑨6本报记者王铮摄

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确山县西王楼的笑声

  ?西王楼村小学教师的旧住房。⑨6本报资料图片

  □本报记者李英华李运海

  5月22日,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绿竹猗猗,竹影婆娑,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。

  66岁的王文河老汉笑了——西王楼村2037口人、46个自然村分布在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。以前村子之间是砂石路,出行十分不便。如今90%以上的自然村有了5米宽的水泥路,剩下的正在打路基。“老伴儿在山上摘的金银花、野蘑菇,可以卖到大山外面,有个好价钱。”

  156名西王楼小学的孩子们笑了——山里的孩子上学远,要走十几里山路,中午来不及回家,只好在学校啃口凉馍。2015年学校建起了两层小楼,有8间教师周转房、4间午餐餐厅和3间多媒体教室。孩子们交上4元钱,就能吃到有荤有素的两菜一汤。

  58岁的郑清河笑了——因为家里孩子多,开销大,日子曾经过得紧紧巴巴。2014年他开始给当地的羊经纪人打工,每个月工资2000元,还学会了养羊技术,现在自己养了30多只羊。“2015年年底,我就脱了贫。”

  花甲之年的省扶贫办驻村第一书记吴树兰也笑了。驻村3年即将离开,她的笑容中含着点点泪花。

  2014年3月,吴树兰来到这个贫困的小山村。她用两个月时间爬遍了村子的沟沟坎坎,得出结论,这里的穷根在于交通闭塞,在于没路、没水,更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基层领导班子。

  她从抓党建入手,不但重新组织群众选举了村两委班子,还让村民选举自己的村民组长。当场投票、当场统计、当场宣布结果,这样任命的村民组长深得群众信任。

  她到西王楼村后,争取专项资金700万元,新建5个拦河坝、3个漫水桥、2个蓄水池、2眼深井,不但解决了农民吃水难问题,还保证了不少土地旱涝保收;整理路基15公里,新修道路4.6公里,解决了村里行路难问题;争取70多万元教育资金,为学校建起了午餐餐厅……

  产业是扶贫的“铁”抓手。吴树兰因地制宜,利用山区水草茂盛的特点,大力发展养羊业。目前全村千只以上的养羊场有7个,百只以上的养羊户达到102户,并带动周边200多村民打工。此外,利用当地的夏枯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,大力发展夏枯草种植,现在已达1600多亩,并与王老吉集团达成产销协议,亩均收益4000元。

  截至2016年年底,西王楼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8000多元,220户、8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。

  3年驻村,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大变样,吴树兰做的点点滴滴,群众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“特别是到学校时,孩子们前后簇拥着叫‘吴奶奶’,感觉以前的付出都值了。”虽然有些泪花,但更多的还是欣慰。吴树兰也笑了。③4


《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确山县西王楼的笑声》河南新闻-豫都网提供,转载请注明出处:,谢谢合作!

[责任编辑:admin]

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、未经豫都网(以下简称本网)许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。

2、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,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。

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>>

返回豫都网首页
版权所有: 豫都网 Copyright(c) 2010-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.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-6
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来信通知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!邮箱:admin@yuduxx.com
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